近20年我国石材工业开展速度很快,规模很大。但大得不强,大得太分散,大得效益欠安,大得技能水平低下。所谓大,也仅仅低水平的重复建设,是靠许多小企业的产值“堆积”而成的。这种局势的结果是大而不强,很难使职业构成可持续开展的后劲,所以石材工业结构调整的矛盾日益突出。业内人士认为,石材工业结构调整既要习惯国家宏观全体经济形势,也要具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。也便是说,咱们在了解结构调整时不应只限于经济结构,它实际上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,详细到石材职业,它涉及到经济、技能、资源、环境、法制等各个方面。详细地说主要有:
1、职业全体结构调整 这种调整的本质便是要使我国的石材工业习惯国际经济大环境,终成为外向型的工业。咱们从世界石材强国意大利、西班牙看,其出产产品主要是供出口,像意大利年出口在30多亿美元,大致要占职业的80%;西班牙年出口8亿多美元,占国内出产值的30%。我国年出口8亿美元,并且从1995年才打破7亿美元,近5年才慢慢升至8亿美元,年增长均匀26%,根本上是处于徘徊状况。可以说,我国石材工艺外向型开展的潜力是非常大的,但是仅仅加大出口力度是远远不够的,还需要从思想观念、贸易规矩、办理体系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。
2、企业性质的调整 咱们从石材职业开展比较好的企业看,国有经济性质以外的开展得就比较好,像民营、合资企业,这些年逐步成为石材职业的龙头,尤其我国石材界“第一集团军”的出现,便是很好的佐证。这儿不是说国有经济不好,而是在商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不再直接办理企业了,办理企业仅仅靠间接的经济手段了。“婆婆”没了,天然经济成分多元化,企业的性质也就向多元化方向调整。
3、出产布局的结构调整 石材工业出产的根本现状是“小、土、散、乱”。现在,全国许多地方还在以找矿、开石为开展本地区经济的动力,新的一轮“小、土、散、乱”有可能再次扩展规模。咱们认为,除非有好的种类、出产有相当的规模,不然,只能限制其开展。因而,调整石材出产布局,上大限小,建设相对集中的石材工业基地再次被提到日程上。
4、出产技能的调整 目前我国石材工业的全体技能水平比世界均匀水平要低,尤其是矿山技能水平更低。主要原因是:一般矿山挖掘需要投入的资金许多,因矿山属地原因以及当地快速致富思想作怪,使得没有条件也要上,加上资金缺口很大,机械化程度很低,无法改动技能落后的实际。因而,矿山技能的调整是以资金为基础,以种类、规模为结果,以技能为手段,来全体进步出产技能水平。
5、石材产品出口结构、出产总量的调整 我国石材出口产品制成品少,附加值低是不争的事实。在总量上,也应得到控制,即靠资源性的增长要遭到抑制。咱们可以算一笔账,现在我国已有15000万立方米的荒料的年产值,按可利用的85%核算,就应创造1500亿元的价值,而实际上才700亿~800亿元,主要是产品质量低、使用价值差、深加工水平低等构成的。所以,要在已有的产值上做文章,搞深加工,进步附加值,简单地从总产值上添加是不可取的。
如果在石材工业结构调整时兼顾以上几方面,我国的石材工业就能在解决“小、土、散、乱”之后,构成几大基地、几大名牌、几大集团,成为真实意义上的石材强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