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国内的石材资源不断流失,曾引认为豪的北京汉白玉大理石、丹东绿大理石,已经没有可供批量挖掘的资源;闻名的山东雪斑白大理石、四川芦山红花石、宝兴白大理石等许多优良品种的矿山也被损坏,危在旦夕。优质石料的匮乏大大阻止了石材业的健康发展。
在国内数以万计的石材加工企业中,小型企业约占95%以上,中型企业只占总数的4%,大型、特大型企业屈指可数,而作坊式的私营挖掘、加工企业却数不胜数。这种小、土、散、乱的生产情况,缺乏整体发展规划,造成了大量石材资源的严重浪费。
有关资料显示,我国矿石出产合格率平均达5--8%,而在发达国家已达75--85%;一些矿藏丰富的国家,石材企业的人均年产板材量达20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,而我国石材加工企业的人均年产板材则不足150平方米。石材资源滥开发的局势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。
我国石材职业应当很好地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,在发掘和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及名品上做足文章。此外,石材职业还要大踏步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,用精美绝伦的石材工艺产品去争创更多的外汇。一起,主张国家建材部门采纳办法抑劣扶优,制止滥采石料的不法行为,并对矿山实施严格的挖掘办理,以控制石材资源的大量流失。有关专家疾呼,应当立即建议一个“解救”石材产业的联合行动,一方面竭力维护可供开发的宝贵石材资源;另一方面重点维护多年堆集起来的国有名牌,充分利用原有的名牌优势,加大科技投入,重振我国石材职业的雄风。